
betway网页
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
日期:2025-05-23 12:20:39 作者: Betway登录入口
(71)申请人江苏宇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0000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大厂街道新华路148号-1051
本发明属于生物除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左端固定连通有暂存罐,所述处理罐的内部等距离设有填料环,所述处理罐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罐,所述进气罐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螺旋管。本发明通过设置处理罐和暂存罐,并利用气体的流动性使得恶臭气体在处理罐的内部均匀混合,且通过螺旋形状的螺旋管延缓气体的流动速度,增加气体在处理罐内部的停留时间,配合导气孔导出的气体利用气体的流动性能,迫使气体向左侧移动,被阻挡后,通过仅能单向流动的循环管将反应的气体重新循环到处理罐的内部,使得气体再次与填料之间发生反应,增加反应时间进而提高处理效率。
1.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包括处理罐(1),其特征是,所述处理罐(1)的左端固定连通有暂存罐(2),所述处理罐(1)的内部等距离设有填料环(6),所述处理罐(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罐(7),所述进气罐(7)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螺旋管(11),所述螺旋管
(11)位于处理罐(1)的内部且输出端位于暂存罐(2)的右侧,所述暂存罐(2)外侧面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循环管(13),所述循环管(13)的另一端与处理罐(1)右侧的上下两端固定连通,所述循环管(13)的输入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2),所述进气罐(7)的右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暂存罐(2)外侧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装置(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处理罐
(1)的内部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的内侧面均等角度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填料环(6)的外侧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卡块(5),所述填料环(6)通过卡块(5)与安装槽(4)之间活动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气罐
(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叶轮(9),所述进气罐(7)的外侧面等角度开设有导气孔(10),所述导气孔(10)的输入端与叶轮(9)的外侧面相对应,所述出气孔(8)的内部与螺旋管(11)的内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暂存罐
(2)外侧面靠近左端的位置上均固定连通有支管(19),所述支管(19)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暂存罐(2)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管(19)的左端固定连通有位于暂存罐(2)左端的出气管(20),所述支管(19)位于定位装置(21)的左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管
(19)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2),所述第二单向阀(22)和第一单向阀(12)的方向均为向外导通和向内截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暂存罐
(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14),所述固定柱(1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板(16),所述活塞板(16)的直径与暂存罐(2)的内径相同,所述活塞板(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环(17),所述磁环(17)与固定柱(14)之间活动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柱
(1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暂存罐(2)内部的限位板(15),所述固定柱(14)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18),所述复位弹簧(1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活塞板(16)的一端和暂存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定位装置(21)包括固定架(211),所述固定架(211)与暂存罐(2)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
(2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柱(212),所述活动柱(212)的顶端贯穿固定架(211)的顶端且固定安装有拉杆(2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柱
(2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架(211)下方的电磁铁(215),所述电磁铁(215)与磁环
(17)之间吸附连接,所述活动柱(212)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限位弹簧(214),所述限位弹簧
(21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拉杆(213)的底端和固定架(211)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1]本发明属于生物除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
[0002]生物除臭滤池技术既不属于生物洗涤法,也不是生物过滤法,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生物除臭技术。生物除臭滤池技术中的滴滤塔同时具有液相再生与吸收废弃两种功能,塔内设置了诸多可为特殊微生物提供良好生长繁殖条件的填料,为臭所的降解与吸收营造良好环境。当生物除臭滤池技术开始运作时,气体将由塔底流入其内,而在流动过程中,存在于塔内的接种挂膜生物滤料将会不断净化流过的气体,直到气流完全净化干净并从塔顶排出,在生物除臭滤池中,其最主要的过滤组件为填料装置,生物除臭技术作为一种从源头遏止恶臭的处理方法,可在恶臭气体排出前将其降解消除,为污水处理厂解决臭气问题提供了一条创新有效的途径。
[0003]生物填料,分为组合填料,立体弹性填料,多孔悬浮球填料,活性生物填料,其主要原理为利用生物反应去除恶臭气体,在实际反应过程中,主要将气体从装置的底端通入,利用气体上升的特性使其经过填料装置,经过生物反应后,再将净化后的气体通过顶端的输出管排出,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生物反应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才能完全消耗掉恶臭气体,采用气体上升的方式来实现恶臭气体净化时,气体与填料之间的反应时间及其的有限,导致恶臭气体还未完全消耗便被排出,使得生物除臭滤池的净化效率显著降低。
[0004]同时在针对恶臭气体的除臭时,由于底端的气体不断通入,导致恶臭气体始终会向上运行,且由于罐体内部的空间存在限制,导致恶臭气体始终处于流动上升状态,由于恶臭气体与生物填料具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导致反应还未结束的气体会和还未进行反应的气体以及刚进行反应的气体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气体会直接上升并被排出,无法控制洁净气体的排放时间,易引起气体排放的不合格,需进行二次净化的现象。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包括处理罐,所述处理罐的左端固定连通有暂存罐,所述处理罐的内部等距离设有填料环,所述处理罐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罐,所述进气罐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位于处理罐的内部且输出端位于暂存罐的右侧,所述暂存罐外侧面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处理罐右侧的上下两端固定连通,所述循环管的输入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进气罐的右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暂存罐外侧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装置。
[0007] 优选的,所述处理罐的内部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面均等角度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填料环的外侧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填料环通过卡块
[0008] 优选的,所述进气罐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叶轮,所述进气罐的外侧面等角度开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的输入端与叶轮的外侧面相对应,所述出气孔的内部与螺旋管的内部相连通。
[0009] 在使用前,可通过将填料环与安装槽之间进行活动卡接,使得填料等距离分布在处理罐的内部,在进行恶臭气体的净化时,可将恶臭气体与进气罐之间进行连通,随着恶臭气体的不断通入,会有部分气体直接通过出气孔进入螺旋管的内部,另有部分气体会通过叶轮的持续旋转并通过进气罐外侧面的导气孔被导出使其均匀的充满处理罐的内部,充满处理罐内部的气体可与填料环之间进行充分反应,且通入暂存罐的内部,另有部分气体通过螺旋管导出进入暂存罐的内部,此时全部气体会被固定柱所阻挡,通过第一单向阀且进入循环管的内部,并最终通过循环管重新再回到处理罐的内部进行再次循环,并对恶臭气体再次做处理。
[0010] 通过设置处理罐和暂存罐,并利用气体的流动性使得恶臭气体在处理罐的内部均匀混合,且通过螺旋形状的螺旋管延缓气体的流动速度,增加气体在处理罐内部的停留时间,配合导气孔导出的气体利用气体的流动性能,迫使气体向左侧移动,被阻挡后,通过仅能单向流动的循环管将反应的气体重新循环到处理罐的内部,使得气体再次与填料之间发生反应,增加反应时间进而提高处理效率。
[001 1] 优选的,所述暂存罐外侧面靠近左端的位置上均固定连通有支管,所述支管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暂存罐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支管的左端固定连通有位于暂存罐左端的出气管,所述支管位于定位装置的左端。
[0012] 优选的,所述支管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和第一单向阀的方向均为向外导通和向内截止。
[0013] 在经过处理罐处理后的气体可通过支管导出,由于支管位于定位装置的左端,导致仅有活塞板运动到位于支管的左侧时,才能将气体从支管导出,保证了气体在处理罐内部的充分反应时间,且两个单向阀的设置保证了气体仅能从支管和循环管被导出,且不会发生回流的现象,确定气体的流向可控。
[0014] 优选的,所述暂存罐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直径与暂存罐的内径相同,所述活塞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环,所述磁环与固定柱之间活动套接。
[0015]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暂存罐内部的限位板,所述固定柱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活塞板的一端和暂存罐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6] 在使用时可在暂存罐的内部安装有恶臭气体浓度传感器,当位于活塞板和处理罐之间的恶臭气体的浓度低于预定设定值时,通过解除定位装置的锁定,此时定位装置不再对磁环施加吸引力,磁环可相对固定柱进行滑动,此时气体会推动活塞板以及磁环向左侧滑动,并压缩复位弹簧,当活塞板和磁环的一端运动到位于支管的左侧时,此时气体即可通过第二单向阀进入支管的内部,并通过支管被导出,两个支管内部的气体进行混合后进入出气管的内部,并最终通过出气管被导出。
[0017] 通过测定位于处理罐内部恶臭气体的浓度,当其达到预定值时,通过解除定位装
置的锁定,利用气体自身的流动性带动活塞板的运动,并将处理完毕的气体导出,充分保证了恶臭气体在处理罐内部的反应时间,且杜绝了传统处理装置中刚进行处理的气体和处理完毕的气体进行混合,使得导出的空气不含恶臭气体的成分,且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可根据所需要的排放标准做控制,无需进行二次净化。
[0018]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暂存罐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顶端贯穿固定架的顶端且固定安装有拉杆。
[0019] 优选的,所述活动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架下方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磁环之间吸附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拉杆的底端和固定架的顶端固定连接。
[0020] 在定位装置正常工作时,电磁铁的电源被接通产生吸引力,并对磁环进行吸附,阻止磁环的继续向左侧运动,此时限位弹簧被拉伸,且此时气体被阻挡在活塞板和循环管之间,使得气体仅能从循环管被导出重新回流到处理罐的内部,当恶臭气体浓度达到既定目标时,可通过关闭电磁铁的电源,此时限位弹簧自动复位带动电磁铁上移,不对磁环提供吸引力,磁环和活塞板即可自由滑动,使得磁环和活塞板朝左侧位移,实现气体的导出。
[0022] 首先利用填料环上所固定的卡块将填料环卡入固定环的内部实现安装,同时通过导气孔导出的气体可首先与位于最右侧的填料环进行反应,依次经过多个填料环进行充分的生物反应,并最终进入暂存罐的内部依次循环,直至恶臭气体浓度降低的一定的水平后将其导出。
[0023] 通过利用气体的流动性,对应设置多个填料环,使得与气体首先反应的为首个填料环而位于后方的多个填料环气体的反应时间依次减少,避免单个填料环长时间的与气体进行反应导致的消耗过多,在需要更换时需进行停机的现象,由于与气体接触时间最多的为首个填料环,所以当填料环消耗殆尽时可直接更换首个填料环而后续的填料环仍可对气体进行充分反应,避免了需要停机进行操作,增加了更换耗材时的净化效率。
[0025] 1、本发明通过设置处理罐和暂存罐,并利用气体的流动性使得恶臭气体在处理罐的内部均匀混合,且通过螺旋形状的螺旋管延缓气体的流动速度,增加气体在处理罐内部的停留时间,配合导气孔导出的气体利用气体的流动性能,迫使气体向左侧移动,被阻挡后,通过仅能单向流动的循环管将反应的气体重新循环到处理罐的内部,使得气体再次与填料之间发生反应,增加反应时间进而提高处理效率。
[0026] 2、本发明通过测定位于处理罐内部恶臭气体的浓度,当其达到预定值时,通过解除定位装置的锁定,利用气体自身的流动性带动活塞板的运动,并将处理完毕的气体导出,充分保证了恶臭气体在处理罐内部的反应时间,且杜绝了传统处理装置中刚进行处理的气体和处理完毕的气体进行混合,使得导出的空气不含恶臭气体的成分,且整个过程可根据所需要的排放标准来控制,无需进行二次净化。
[0027] 3、本发明通过利用气体的流动性,对应设置多个填料环,使得与气体首先反应的为首个填料环而位于后方的多个填料环气体的反应时间依次减少,避免单个填料环长时间的与气体进行反应导致的消耗过多,在要换掉时需进行停机的现象,由于与气体接触时
间最多的为首个填料环,所以当填料环消耗殆尽时可直接更换首个填料环而后续的填料环仍可对气体进行充分反应,避免了需要停机做相关操作,增加了更换耗材时的净化效率。
[0036] 图中, 1、处理罐,2、暂存罐,3、固定环,4、安装槽,5、卡块,6、填料环,7、进气罐,8、出气孔,9、叶轮, 10、导气孔, 11、螺旋管, 12、第一单向阀, 13、循环管, 14、固定柱, 15、限位板, 16、活塞板, 17、磁环, 18、复位弹簧, 19、支管,20、出气管,21、定位装置,211、固定架,
212、活动柱,213、拉杆,214、限位弹簧,215、电磁铁,22、第二单向阀。
[003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8] 如图1和图2以及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生物除臭滤池用生物填料装置,包括处理罐1 ,处理罐1的左端固定连通有暂存罐2,处理罐1的内部等距离设有填料环6,处理罐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进气罐7,进气罐7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螺旋管11,螺旋管11位于处理罐1的内部且输出端位于暂存罐2的右侧,暂存罐2外侧面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循环管
13,循环管13的另一端与处理罐1右侧的上下两端固定连通,循环管13的输入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2,进气罐7的右端开设有进气口,暂存罐2外侧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装置21。
[0039] 如图3和图4以及图5所示,处理罐1的内部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固定环3,固定环3的内侧面均等角度开设有安装槽4,填料环6的外侧面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卡块5,填料环6通过卡块5与安装槽4之间活动卡接,进气罐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叶轮9,进气罐7的外侧面等角度开设有导气孔10,导气孔10的输入端与叶轮9的外侧面相对应,出气孔8的内部与螺旋管11的内部相连通。
[0041] 在使用前,可通过将填料环6与安装槽4之间进行活动卡接,使得填料等距离分布在处理罐1的内部,在进行恶臭气体的净化时,可将恶臭气体与进气罐7之间进行连通,随着恶臭气体的不断通入,会有部分气体直接通过出气孔8进入螺旋管11的内部,另有部分气体会通过叶轮9的持续旋转并通过进气罐7外侧面的导气孔10被导出使其均匀的充满处理罐1
的内部,充满处理罐1内部的气体可与填料环6之间进行充分反应,且通入暂存罐2的内部,另有部分气体通过螺旋管11导出进入暂存罐2的内部,此时全部气体会被固定柱14所阻挡,通过第一单向阀12且进入循环管13的内部,并最终通过循环管13重新回到处理罐1的内部进行再次循环,并对恶臭气体再次做处理。
[0042] 通过设置处理罐1和暂存罐2,并利用气体的流动性使得恶臭气体在处理罐1的内部均匀混合,且通过螺旋形状的螺旋管11延缓气体的流动速度,增加气体在处理罐1内部的停留时间,配合导气孔10导出的气体利用气体的流动性能,迫使气体向左侧移动,被阻挡后,通过仅能单向流动的循环管13将反应的气体重新循环到处理罐1的内部,使得气体再次与填料之间发生反应,增加反应时间进而提高处理效率。
[0043] 如图2和图3以及图6所示,暂存罐2外侧面靠近左端的位置上均固定连通有支管
19,支管19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暂存罐2的左右两侧,两个支管19的左端固定连通有位于暂存罐2左端的出气管20,支管19位于定位装置21的左端,支管19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2,第二单向阀22和第一单向阀12的方向均为向外导通和向内截止。
[0044] 在经过处理罐1处理后的气体可通过支管19导出,由于支管19位于定位装置21的左端,导致仅有活塞板16运动到位于支管19的左侧时,才能将气体从支管19导出,保证了气体在处理罐1内部的充分反应时间,且两个单向阀的设置保证了气体仅能从支管19和循环管13被导出,且不会发生回流的现象,确定气体的流向可控。
[0045] 如图6和图7所示,暂存罐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柱14,固定柱1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塞板16,活塞板16的直径与暂存罐2的内径相同,活塞板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环17,磁环17与固定柱14之间活动套接,固定柱1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暂存罐2内部的限位板
15,固定柱14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活塞板16的一端和暂存罐2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
[0047] 在使用时可在暂存罐2的内部安装有恶臭气体浓度传感器,当位于活塞板16和处理罐1之间的恶臭气体的浓度低于预定设定值时,通过解除定位装置21的锁定,此时定位装置21不再对磁环17施加吸引力,磁环17可相对固定柱14进行滑动,此时气体会推动活塞板16以及磁环17向左侧滑动,并压缩复位弹簧18,当活塞板16和磁环17的一端运动到位于支管19的左侧时,此时气体即可通过第二单向阀22进入支管19的内部,并通过支管19被导出,两个支管19内部的气体进行混合后进入出气管20的内部,并最终通过出气管20被导出。
[0048] 通过测定位于处理罐1内部恶臭气体的浓度,当其达到预定值时,通过解除定位装置21的锁定,利用气体自身的流动性带动活塞板16的运动,并将处理完毕的气体导出,充分保证了恶臭气体在处理罐1内部的反应时间,且杜绝了传统处理装置中刚进行处理的气体和处理完毕的气体进行混合,使得导出的空气不含恶臭气体的成分,且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可根据所需要的排放标准做控制,无需进行二次净化。
[0049] 如图7和图8所示,定位装置21包括固定架211 ,固定架211与暂存罐2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固定架2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柱212,活动柱212的顶端贯穿固定架211的顶端且固定安装有拉杆213,活动柱2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固定架211下方的电磁铁215,电磁铁215与磁环17之间吸附连接,活动柱212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限位弹簧214,限位弹簧21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拉杆213的底端和固定架211的顶端固定连接。
[0050] 在定位装置21正常工作时,电磁铁215的电源被接通产生吸引力,并对磁环17进行吸附,阻止磁环17的继续向左侧运动,此时限位弹簧214被拉伸,且此时气体被阻挡在活塞板16和循环管13之间,使得气体仅能从循环管13被导出重新回流到处理罐1的内部,当恶臭气体浓度达到既定目标时,可通过关闭电磁铁215的电源,此时限位弹簧214自动复位带动电磁铁215上移,不对磁环17提供吸引力,磁环17和活塞板16即可自由滑动,使得磁环17和活塞板16朝左侧位移,实现气体的导出。
[0052] 首先利用填料环6上所固定的卡块5将填料环6卡入固定环3的内部实现安装,同时通过导气孔10导出的气体可首先与位于最右侧的填料环6进行反应,依次经过多个填料环6进行充分的生物反应,并最终进入暂存罐2的内部依次循环,直至恶臭气体浓度降低的一定的水平后将其导出。
[0053] 通过利用气体的流动性,对应设置多个填料环6,使得与气体首先反应的为首个填料环6而位于后方的多个填料环6气体的反应时间依次减少,避免单个填料环6长时间的与气体进行反应导致的消耗过多,在要换掉时需进行停机的现象,由于与气体接触时间最多的为首个填料环6,所以当填料环6消耗殆尽时可直接更换首个填料环6而后续的填料环6仍可对气体进行充分反应,避免了需要停机做相关操作,增加了更换耗材时的净化效率。
[0055] 使用前,可通过将填料环6与安装槽4之间进行活动卡接,使得填料等距离分布在处理罐1的内部,在进行恶臭气体的净化时,可将恶臭气体与进气罐7之间进行连通,随着恶臭气体的不断通入,会有部分气体直接通过出气孔8进入螺旋管11的内部,另有部分气体会通过叶轮9的持续旋转并通过进气罐7外侧面的导气孔10被导出使其均匀的充满处理罐1的内部,充满处理罐1内部的气体可与填料环6之间进行充分反应,且通入暂存罐2的内部,另有部分气体通过螺旋管11导出进入暂存罐2的内部,此时全部气体会被固定柱14所阻挡,通过第一单向阀12且进入循环管13的内部,并最终通过循环管13重新再回到处理罐1的内部进行再次循环,并对恶臭气体再次做处理,
[0056] 可利用填料环6上所固定的卡块5将填料环6卡入固定环3的内部实现安装,同时通过导气孔10导出的气体可首先与位于最右侧的填料环6进行反应,依次经过多个填料环6进行充分的生物反应,并最终进入暂存罐2的内部依次循环,直至恶臭气体浓度降低的一定的水平后将其导出,
[0057] 在定位装置21正常工作时,电磁铁215的电源被接通产生吸引力,并对磁环17进行吸附,阻止磁环17的继续向左侧运动,此时限位弹簧214被拉伸,且此时气体被阻挡在活塞板16和循环管13之间,使得气体仅能从循环管13被导出重新回流到处理罐1的内部,当恶臭气体浓度达到既定目标时,可通过关闭电磁铁215的电源,此时限位弹簧214自动复位带动电磁铁215上移,不对磁环17提供吸引力,磁环17和活塞板16即可自由滑动,使得磁环17和活塞板16朝左侧位移,实现气体的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