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Betway网页登录入口网址!
炭类+石质组合方案


炭类+石质组合方案

牧原秦英林:将构建猪病净化“天网工程”向更高生产水平迈进|顶端访谈

日期:2025-04-03 06:23:21 作者: Betway登录入口

  2025年河南省“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列席会议。

  作为全国甚至全球生猪养殖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牧原近日预告2024年归母净利润170亿元~1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8.75%~522.21%。

  相较于2023年亏损42.63亿元,一举扭亏为盈背后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对标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计划如何发力?顶端新闻记者专访了秦英林。

  顶端新闻:1月8日,牧原股份刊发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170亿元~1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8.75%~522.21%。对于该业绩,是否满意?背后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秦英林:对于2024年的业绩,是牧原持续创新发力的结果。2024年,我们创新了薪酬激励方案,并不断把我们的理念、方案宣贯到一线员工,这样一来,员工的薪酬翻倍了,关键养猪的效率高了,成本也降低了,实现了双赢。同时,我们创新了非瘟管理机制,实现了非瘟的有效防控,并围绕生猪育种、营养研发、疾病防控等方面做了技术创新,实现养殖效率的提升与成本的降低。

  2025年,将继续降本增效,在不考虑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希望2025年的成本目标可达到12元/kg。

  顶端新闻:中国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对标国际先进养猪水平,仍存差距。预计我国的养殖水平多少年能赶超欧洲?作为该行业的领军企业,牧原有着怎样的赶超路径?

  秦英林:对标国际先进养猪水平,牧原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挑战也代表着机会。

  疾病是第一障碍,若能够将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疾病进行逐一预防和治疗,生猪标杆日增重就能实现1200g、1300g, 甚至涨到2000g,快速赶超国际水平。

  因此,下一步,牧原要构建猪病净化天网工程,汇集养猪行业见到的常规病,建立模型,用三层着力的思维方法寻找各个疾病的解决方案,以此为突破口,实现赶超目标。

  顶端新闻: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加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其实,臭气治理困扰不少养殖企业,牧原的臭气治理成效是怎样的?

  秦英林:我们自主研发了空气过滤猪舍,通过智能环控系统,从源头上实现一头猪空气消耗量仅有国际水平的1/3,减少新鲜空气资源的使用。

  在猪舍出风端安装了个“大口罩”,将臭气分子进行水洗氧化分解,实现无臭气,不扰民,效果很好,解决了养殖臭气难题。同时氨气去除率97.3%,大幅度降低了氨排放,对减雾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果显著。

  2023年,牧原养殖场减少氨排放2.67万吨,相当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2.52万吨CO2e,该技术也荣获了202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生态环境部在京津冀地区推广牧原降氨除臭技术,推动养殖业绿色发展。

  顶端新闻: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链主企业、头部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学技术项目、建设重大创新平台。牧原也诚聘高学历养殖技术员,近年来,养殖过程是怎么来实现创新的?

  秦英林:创新一定是一把手工程。多年来,牧原始终坚定不移地推动养猪技术创新,不断加大在创新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从技术原点出发,力求实现突破。

  围绕育种、饲料营养、健康管理、猪场设计、智能化、清洁生产等20大技术,我们组建了1.2万余人的开发团队,开展创新研发工作,近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200亿元。

  在饲料研发方面,联合西湖大学,聚焦合成生物前沿技术探讨研究,2023年首个成果转化项目牧元安粮一期项目进入试产,未来有望实现无豆养猪,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同时,推动智能养殖升级。牧原研发应用了5大类30余种智能养猪装备,可依据猪群生长需求智能调配饲料,智能环控,自动调节猪舍温度以及湿度等环境指标。

  猪舍内,智能巡检机器人24小时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氨气浓度,甚至能检测到猪的咳嗽声、呼吸状况及腹泻情况。例如,咳嗽管家,通过一系列分析监测到的猪咳嗽声来判断是否生病,快速给饲养员预警,提前干预,保障猪群健康。

  同时,我们搭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能够深度管理集团300多家子公司,14万员工;200多个饲料厂,1100多个养猪场,10个屠宰厂;220万套智能设备,每天产生10亿条数据,支撑高效精准管理。

  创新的价值也正在逐渐显现,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成本。2024年牧原生猪养殖成本降至13元/kg,处于近年来最低水平。

  与国际标准相比,牧原仍存在比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牧原的创新方向将聚焦于提高效率、提升品质、减少相关成本,并致力于实现更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